
港姐麥明詩周二坐的士,車費一共44.4元,司機特於社交網絡表明對是方主動放棄6毫找贖,而非自己貪圖零錢,令麥氏慨嘆何不以電子支付免卻雙方煩惱。
法例規定的士司機及乘客須按錶收費及繳費,影星王喜、作家高慧然上月均曾撰文據理力爭,要求足額找贖,或令今次涉事司機自覺要先發聲明,終令本來毫不在意找贖的麥明詩無辜捲入爭議。
笑匠黃子華曾於楝篤笑形容坐的士找錢是場複雜心理戰,司機、乘客須不斷互相猜度,他笑言寧等到車費變整數才下車,花上半小時走回頭路。未料過去僅涉司機與乘客兩人的戰事,竟益發變成萬人網絡口水戰。
常說本地電子支付落後,電子平台其實一直有努力,八達通曾以暫免手續及安裝費嘗試推銷,司機以始終須付費回絕;快易通及VISA於2011年也曾替數百輛的士安裝信用卡機,更是1年內就全部拆機,平白賠掉研發及安裝成本。
更近期,TNG去年曾給予2,000名司機每人100元登記獎賞及每單交易額外1元,咪錶商大吉利亦跟科企斥資3,000萬元開發包羅信用卡及流動支付的終端機,但一樣無法成氣候。改收八達通、信用卡勢令貼士銳減,伴侶及稅局亦會洞悉司機真正收入,還是即時現金交收最實際。港府太放任市場自由發展,沒有立例要求,又或引入甜頭鼓勵,可謂問題癥結所在。
紐約早於2009年初已強制逾1.3萬部黃的士安裝信用及提款卡機,官方的士與電召車委員會於電話熱綫311處理投訴,又飭令司機須於48小時修好壞機,令司機難以藉辭推託。
比起香港的士司機要一力承擔行政費,新加坡容許的士多收使用信用卡的乘客10%費用。倫敦過去亦容許司機多收1英鎊(10.45港元)或1成車資,全市約2.25萬部黑的士去年初已有一半左右收卡,市長去年10月再強制司機收卡,一方面說服卡公司將行政費由高達10%降至3%以下,另一方面亦提升全行起錶費20便士至2.6鎊作補償。
眼下中外電召車程式迅速冒起,自動駁定信用卡及電子錢包,非常方便,傳統的士要維持競爭力,尤要與時並進。2014年Apple Pay推出未幾,紐約、波士頓、倫敦早有的士司機主動引入,獅城的士現受Uber及Grab夾擊下,更已有8成司機接受支付寶。
的士無疑只是整個公眾交通系統的一環,但已足以看到港府於推動嶄新流動支付方式,是如何落後環球大勢,既沒有如瑞典般大刀闊斧立法禁止用現金買巴士票,亦沒如星洲般訂立2020年取締公共交通系統現金交易的目標,積極試推各式手機支付。當不少本港街坊小店都已謝絕神沙,的士司機、乘客及網民竟仍久不久就要為幾毫子執拗,不是太無謂嗎?
各國無現金公共運輸系統發展概況
新加坡︰自本月初開始,有11個地鐵站不再提供現金增值服務,未來將逐漸廣泛實行,期望2020年能全面實現無現金公共運輸系統
南韓︰現時全國只有2成人使用現金,慣用銀行卡支付交通費用,現金使用率為全球最低之一。韓國銀行預料2020年能實現全國無現金
瑞典︰公共運輸已普遍取締現金,有法律規定不可用現金購買巴士票;市民更可利用植入體內的生物識別晶片乘搭火車
印度︰現時可在網上預先付款乘坐的士;貨幣盧比貶值,令人愛用智能手機購物,市面湧現電子交易軟件,政府正研究將此科技延伸至公共運輸
肯尼亞︰公共汽車業老闆每年因員工私吞車款、黑幫索費及須賄賂士兵等,每年損失3成收入。自2015年起推出無現金付費系統,減少經濟損失
圖片: 資料圖片
原文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