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為提升業界服務水平,由17個的士業團體自發組成「香港的士業議會」, 計劃約在5月初時推出一個電召的士App(手機應用程式)。市民下載程式後,可召喚的士服務,最少500名已簽署並承諾會遵守的士條例、的士車齡及保養達標的認可司機讓乘客選擇。

以往乘客遇上拒載、濫收車資的司機或投訴無門,此程式會設立投訴機制,當收到投訴,議會將跟進,要求司機上僱員再培訓局的改善技能課程,屢收投訴、表現不佳者更可能被踢出計劃,而培訓班則可望於今年內推出。

程式又會為司機提供壞車支援服務、 行車路線建議及交通實況等。前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前運輸署副署長陳阮德徽等亦會擔任顧問與獨立理事,為業界提供意見。

14 次查看

警方去年「放蛇」拘捕手機召車應用程式Uber(優步)7名男司機,各人均被控駕駛汽車以取酬載客和沒有第三保而駕駛兩罪,案件今日再在九龍城法院提訊,其中5名被告否認控罪,押後至3月23日預審。辯方表示,或會申請終止聆訊。

否認控罪的5名被告分別為陳子麟(40歲,商人)、梁愷信(34歲,工程師)、劉均榮(53歲,司機)、陳鍵豐(29歲,售貨員)和陸振邦(43歲,保險經紀)。另外2名被告林文樂(37歲,司機)、關培智(65歲,司機),在早前已承認控罪。

控罪指被告於去年8月11至12日期間,駕駛私家車以載客取酬及沒有有效的第三保。

6 次查看

繼電召汽車應用程式Uber打入香港市場後,再有新加坡的汽車共乘手機應用程式RYDE準備攻港。使用者登記後即可找尋車程相同方向的司機或乘客,開發該程式的公司聲稱只提供配對平台,不會為車程收費,而乘客與司機自行協議費用,平台不會阻止,但會提醒司機遵守本港法例。的士業界認為,愈來愈多公司以不同形式載客取酬,肯定會侵蝕的士市場,促港府盡快釐清法例,保障的士從業員的生計。

RYDE的負責人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該共乘App將於今年第2季在港推出,1年會籍收費150元,但首年會免收費用,吸引司機及乘客加入,目標是首年擁5萬香港用戶。該程式除了為司機及乘客進行配對,亦會實時顯示行車距離、油費及估算乘車成本等。RYDE要求用戶實名登記,去年於新加坡推出,據稱至今已有3萬名會員。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分會主任杜燊棠認為,任何新形式的載客取酬服務,都肯定會影響的士業,「希望政府喺法例上清晰啲,唔應該咁畀佢哋變種,Uber之後又有其他,會侵蝕我哋市場!」

運輸署發言人指,任何人士或機構,無論以任何方式安排私家車作出租或取酬載客用途,有關的出租私家車必須領有出租汽車許可證,否則即屬違法。若私家車未領有許可證,車主無論以任何方式,包括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或網上平台,亦不能使用該私家車提供出租服務,違例者首次定罪可被判罰款5000元及監禁3個月。

60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