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內地車廠比亞迪生產的電動的士3、4年前才引入香港,標榜更環保慳油,高峰期全港有48輛,但至今車行和車主卻陸續退貨或改裝為私家車使用。有的士司機指電動的士「死因」是叉電緩慢,直言「環保不能當飯食!」
其中一名末代電動的士車主陳先生稱,本地的士普遍分兩更經營,每更約12小時,但要叉滿電已佔用兩個半小時,令他每日收入由1,000元「縮水」20%到只剩800元,即使想把的士出租又因市場上有大量石油氣的士何供選擇,加上維修費較貴而無人問津,最終只能花數萬元重新將的士噴漆和改裝成私家車。另一款由豐田生產的混能的士同樣因營運成本高而被的士司機捨棄,數目由高峰的17輛跌至如今不足5輛。
比亞迪堅持新能源車種適合在香港使用,未有回應在本地推動使用電動的士有何困境。環保署就否認電動的士被淘汰是因為缺少充電站,只稱受技術所限,電動的士要長時間充電未能符合的士業界的營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