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據德國公司Volocopter、羅馬機場運營商ADR和交通基礎設施公司Atlantic稱,一種新的電動空中的士可能在三年內將乘客從羅馬菲烏米契諾機場(Fiumicino Airport)運送到市中心。


這個名爲VoloCity的項目也計劃在巴黎和新加坡開展,並承諾在20分鐘內將人們從機場運送到城市,沒有交通擁堵,零排放,最高時速爲110公里。


新聞稿稱,最初,這種的士將搭載一名機師和一名乘客,「直到飛機可以無人駕駛」,屆時它將能夠搭載兩名乘客。


ree

周四在羅馬,閃閃發光的白色飛行的士Volocopter停在特萊維噴泉(Trevi Fountain)附近的一個廣場上,好奇的旁觀者被允許登上。


32歲的Giuseppe說:「我希望他們在飛天之前能多考慮一下鐵路系統。」不過他承認,「這是邁向未來的飛躍,當我們談論去火星時,這是我們至少要做的。」


當地新聞報道稱,從菲烏米契諾到市中心的計劃20分鐘車程的飛天的士價格爲140歐元(201加元),相比之下,的士價格爲48歐元,而32分鐘的火車票價爲14歐元。


ree

作爲緩解道路擁堵和限制污染努力的一部分,飛行出租車(最終將沒有機師)的想法已在全球蔓延。


包括Uber和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在內的許多公司都在研究「垂直起降飛機」(VTOL),但監管問題和安全擔憂等主要挑戰仍然存在。


圖片:網上資料圖片


原文資料來源:





 
 

ree

的士保險龍頭泰加保險近日暫停接收由其他保險公司轉保的新單,的士業界憂無保險不能在路面行駛,形容的士保險問題再不處理,「整個行業就快打唥鐘」。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指,有了解過其他的士保險公司,暫無任何公司大規模不續保或不接新單,更知道有新保險公司加入的士業務市場,現時有充足份額應付的士保險的需求,相信的士業界逐步推展車隊管理及安裝行車紀錄儀等措施,未來一兩個月會有所改善。


有的士業界於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至昨日仍有即將在12月到期的保單需續保,卻遭泰加以外的保險公司以爆額為由不再接單,亦有業界稱保險問題再不解決,「整個行業就嚟打唥鐘」。


劉佩玲於同一節目指,泰加保險不接新單純為公司商業決定,其的士保險所佔的份額高,「要diversify(分散)業務係公司決定」,指其沒有停止為現有的保單續保。她說,有向其他的士保險公司了解,現時均正常核保,「冇話市場上大規模不能續保」,亦有新公司加入市場。不過,保單索償情況、司機意外紀錄等,她指保險公司有個別考慮,不排除涉及上述問題而拒絕續保,相信無法續保是個別情況。


她說,的士業界努力下,以司機記名、安裝行車紀錄儀、車隊形式等措施改善情況,相信保險問題在未來一兩個月會有改善,但指包攬訴訟、濫用索償等情況,仍有待警方及政府部門一同配合,「改埋嘅話,相信的士保險唔會係不斷重複嘅問題」。


圖片:香港01 - 網上資料圖片


原文資料來源:

 
 

ree

的士保費連年加價的問題縈繞多年,的士業界叫苦連天;保險業界則曾指出,的士保險業務過去16年中,曾有11年錄得虧損。市佔率達六成的龍頭公司泰加保險,近日更通知的士業界,停收新保單,更令業界憂日後難以投保。


的士車保問題背後,揭示本港的士業正陷入的惡性循環,收入低、風險高、欠新血,正將行業推向老齡化;欠新人入行,司機駕駛態度即使有問題,難有有效機制管理,行內害群之馬無法淘汰。今屆立法會曾成立小組委員會探討的士車保問題,總結出包攬訴訟猖獗、及司機駕駛安全兩大問題,致的士保險業務索償成本增加。


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說,近年無人入行當的士司機,「十個杯得九個蓋」,即使得知部份司機意外率高,但要踢走仍有難度。資深司機則說,司機收入不理想,車行又只「掛住收租」,終招致目前困局,形容整個行業都需要重新洗牌。


ree

ree

的士保險保費高昂,按立法會文件數字,去年綜合保險(全保)保費約3.4萬元,第三者保險平均保費為2.6萬元,而有關保費亦較前一年同期升約兩成。的士業界叫苦連天,惟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今年接受電台訪問時曾指,的士業保險產品推出16年,就有11年是蝕錢。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財經事務委員會,今年曾組成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討論的士業界保險費高昂問題。小組委員會在研究報告指出,本港的士保費高昂,主要因的士保險業務持續錄得虧損,歸究部份司機不良駕駛行為,及保險詐騙和包攬訴訟個案所致。


的士綜合保險業務 過去5年有4年錄虧損


參考保監局數字,過去5年的士綜合保險的業務承保利潤一直下跌,甚至在於2017年起錄得虧損,即使去年情況有所好轉,但仍然合共蝕逾4千萬元。


ree

翻查運輸署及警務處數字,過去5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有逾4000宗,至去年回落,但仍為全港意外率第二高的車輛類別,每千輛的士中,就有213輛曾發生意外。小組委員會的報告建議,車主或車行聘請駕駛紀錄良好的司機,以減低保費。


缺新人入行 車主少揀司機


周國強說,在職的士司機的平均年齡由兩年前的58歲,上升至現時60歲,「即呢兩年冇改善過請司機情況」,指部份的士司機駕駛態度問題「唔通我哋唔知咩」,但指欠缺新人入行,「十個杯得九個蓋,仲揀司機?架車晾喺到,(車主)冇錢還比銀行」。


周說,的士已4年沒有加價,即的士司機的收入無法增加,「一個工種4年冇人工加,點吸引到人?」他認為的士本為個人化交通工具,提供獨立空間與乘客,本就不應以大眾化價錢提供服務。


ree

ree

的士意外的包攬訴訟問題亦相當嚴重,今年7月,警方亦拘捕一名巴裔男子,涉駕駛電單車期間,與的士相撞受傷,其後向涉事的士第三者保險的保險公司索償合共300萬元,保險公司調查後發現,該名男子的陳述與事實不符,懷疑有詐騙成份。


就包攬訴訟問題,周國強說,已與保險業界落實多項措施,如裝行車紀錄儀,而政府亦正準備修例,讓法援受助人不能指定律師代表,期望可有助減少包攬訴訟。不過他說,裝了行車紀錄儀後,仍要觀察明年的索償額有否下降,估計需約3年時間才能下調保費「唞一唞到氣」。


資深司機︰司機收入不理想 車行又只掛住收租


現時的士車保的開支,一般由車主負責。市區的士司機聯委會主席關沃華表示,少人入行之下,車主不會向司機開刀,將相關成本透過加車租反映。在車求司機的情況下,有司機更向車主明言「你再加租就劈匙」,更遑論引入的士司機自行購第三者保險的做法。


關認為保費增加的現象,只是反映目前整個的士行業出現問題。司機收入不理想,車行又只「掛住收租」,未有改善行業環境,運輸署又抱「唔做唔錯」心態,令的士業風氣差。他形容現時的士業「阿豬阿狗,唔使按金都可以入行」,導致出現意外率高及包攬訴訟問題。他說,整個行業都需要洗牌,要教育司機,如何做好服務業等。


立會小組委員會報告倡採用車隊管理


立法會交通運輸業保險事宜聯合小組委員會的報告,曾為解決保費高企問題提出建議,認為運房局可制訂政策及措施,鼓勵的士業界採用車隊管理,並加快審批的士加價申請,讓的士司機有合理收入吸引新血。報告又期望警方、法援署、社署等打擊保險詐騙及包攬訴訟等,希望可以降低保費。


圖片:香港01


原文資料來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