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近日有的士司機兩度在facebook群組上發文,稱自己從Uber Taxi接單並將客人送到目的地之後,會要求客人支付與錶頭的車資差額,原因是按錶收費並無不妥。事件引起網民討論,有人指司機如不願意接折頭單,就不應使用程式接單,但亦有人表示支持,因為按錶收費是法例規定。該名司機昨晚(10日)發文,稱其Uber帳號已被永久停用,「任務暫告一段落」,希望行動能喚醒部分行家。


《香港01》正向Uber查詢有關事件。


ree

涉事的士司機近期多次在facebook群組「的士司機資訊網 Taxi」上發文,分享自己曾經2次從Uber Taxi接單並將乘客送抵目的地後,指自己從Uber收到的車資較錶頭車資少,要求乘客按錶付款支付差額車資。其中一次由科學園去九龍灣,另外一次則由機場前往銅鑼灣,司機2次分別要求乘客額外支付25元及90元。


他在帖文中曾提到,自己「淨係按錶收費,有咩問題,個客畀幾多Uber我唔知!」,非常願意上法庭,「由法庭來判決,到底應該按錶收費還是按你Uber 條約收費!熱切期待這一天的來臨!認真的」。他更堅持,自己會一直堅持要求Uber Taxi乘客支付額外車資,「直至被鎖機為止,或者上法庭判咗我輸」。


至昨晚,司機在同一個facebook群組上發文,上載截取自程式內的訊息圖片,指其「多次在行程中要求乘客支付現金」,「此不誠實行為影響乘客體驗,同時亦違反Uber社群指引」。由於「情況在提醒後亦沒有改善」,因此其帳號已被永久停用。司機表示,他「任務暫告一段落,期待可喚醒一部份師兄」,更引用電影《黑社會》中的對白,稱「社團唔可以畀一個字頭獨大」,又說「明就明,唔明就唔明」,並感謝的士總會同事對他的關心。


ree

陸偉雄大律師曾回覆《香港01》查詢指,乘客與的士司機之間就車資的私人協議不能凌駕法律,而法律只定明的士要按錶收費,沒有保障折扣車資收費,「今次佢係俗語所謂『揸正嚟做』按錶收費」,「雖然手法唔係咁合適,又或者唔係咁值得鼓勵,但係佢喺呢方面佢係真係冇犯法嘅」。


他舉例,香港聘請外傭設有最低工資,即使僱主事前與外傭協定較最低工資低的工資,外傭到港後如要求僱主支付法例列明的最低工資,僱主亦需要支付法例列明的最低工資,因為私人協定不能凌駕法律,不會有效。


相反,如果乘客預約的士時表示會支付貼士,但到達目的地後卻要按錶收費,陸偉雄表示,「其實揸正嚟做都係按錶收費」,「俗語所謂你玩嘢囉」,原則依然是私下協議不能凌駕法律。


惟有網民提到,Uber與部分的士司機以「包車」形式運作,陸偉雄就指如果的士被包車租用,「嗰刻就唔係1部的士嚟啦喎」,只是普通私家車,即使外表是的士亦已經停止的士服務,否則遇到其他人截車就要接受提供服務。假如當時的士由Uber包車,再分配不同乘客乘坐,的士就不能按錶收費;否則,的士在正常營運時仍要按錶收費。


ree

另外運輸署在先前的報道亦曾回覆表示,據現行法例,的士除可以按錶收費外,亦可以提供預約的包車服務。根據《道路交通(公共服務車輛)規例》(第374D章)第38條,公共服務車輛包括的士可以提供整段時間租用服務,而出租收費金額是基於該車輛被租用的時間(不論是否須就該車出租時所行駛的哩數而另收附加費),或基於與租用人協議的其他條款。


據署方了解,現時部分預約的士服務的應用程式,是以包車的形式收費,其服務收費及其他相關條款是由提供服務一方與租用人自行議定。然而,若的士服務並不是以包車的形式收費,的士司機和乘客均須按法例規定,按錶收費(包括其他適用的附加費)及繳費。


撰文:卓柏安


圖片:香港01 - 網上資料圖片


原文資料來源:

 
 

ree

美國通脹持續,市場估計美國將在明年進入加息周期,有分析指上次美國加息,香港的利息幾乎完全沒變。但要留意,幾乎不變的「港息」是指最優惠利率;與一般小業主供樓更相關的拆息,在趨勢上更緊貼美息。


上一次美國加息周期由2015年12月開始,至2019年中結束,聯邦基金利率上升2.25厘,期間本地最優惠利率(P)只在2018年9月,美息上升2厘後,才上調0.125厘。美息在18年底再升0.25厘,最優惠利率也沒有再跟。在19年美息下跌3次之後,香港最優惠利率打回原形,再下調0.125厘。之後美息歸零,P也沒有變化。


最優惠利率在美息上升周期的前半段都聞風不動,但相對而言,與香港業主供樓更相關的1個月拆息,趨勢卻較為貼近美息,由15年平均約0.23厘,升至16年底約0.7厘,17年底升至1.2厘,18年底至2.3厘,19年中更一度升至2.9厘,極端升幅甚至超逾美息。當然,以上是把最高位與最低位比較,以平均數計,1個月拆息的平均升幅大約1.9厘,略低於期內美息升幅。


如果即將到來的美國加息周期,美息上調幅度類似上次,估計香港最優惠利率及拆息的變化也會接近於2015年至2019年──最優惠利率初期維持不變,但拆息會較貼近美息升幅。


加息未必影響樓價


近幾年,9成以上的新批按揭為H按,以拆息定價,如果拆息由低位回升,意味多數按揭借款人的每月還款會明顯上升。當然,由於有鎖息機制的存在,拆息升至一定水平,如最優惠利率不變,還款利率也會鎖定於一定水平。例如今年初取用的H按,一般按息條件為H+1.3厘,鎖息上限P(5厘)減2.5厘,現時的供款利率約1.37厘。如果往後拆息及最優惠利率的走勢類似15年至19年,即拆息升而最優惠利率在加息周期之初維持不變,在最優惠利率上升前,每月還款利率都不會高於2.5厘。


不少人直觀認為加息會令樓價下跌,但由宏觀角度看,利率上升,對樓價未必有太大影響。以上次美息上升為例,由2015年至2019年,本地樓價錄得逾三成升幅。


圖片:香港經濟日報


原文資料來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