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立橋人壽宣布,免費送贈新冠肺炎現金保障予全港的士司機,讓他們不用擔心影響生計。由12月7日(下周一)起,持有有效的士司機證的從業員,可到立橋人壽網頁或致電熱綫,免費登記「同行抗疫新冠肺炎現金保障」。成功登記的的士司機,若不幸於本港確診新冠肺炎,於治療期間可獲得高達12,000元現金津貼(每日600元,最多長達20天),保障期由成功登記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此項保障費用全免,不設限額。


登記方法立橋人壽網頁或致電2830 7573 登記時間︰12月7日起 保障期︰成功登記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 現金津貼上限︰最高12,000港元


立橋人壽行政總裁李滿能表示,近日疫情反彈,的士司機在疫情期間每日接觸的人數較多,若不幸患上新冠肺炎,可能會擔心不能工作及影響收入。「同行抗疫新冠肺炎現金保障」給予的士司機抗疫支援,助他們減輕財務負擔,專心去休養,不用擔心確診後手停口停。


圖片:香港經濟日報


原文資料來源:

 
 

ree

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稱正籌備修訂法例,分別就非法載客取酬及跟的士服務有關的違法行為提高罰則保障乘客。不過有任職多年的士司機直言,政府捉錯用神,應優先處理的士發牌制度,否則永遠解決不到根本問題。

的士司機黃先生指出,政府進一步打擊 Uber 意義不大,因 Uber 風潮早已過去:「之前 Uber 剛進入香港時火紅,行內不少的士司機加入,Uber 又燒錢增加市場份額,例如一個司機介紹另一個司機入行能有 500 港元,但現在早就過氣了。除了因為警察『放蛇』捉 Uber 司機外,最現實的便是它賺錢很難。」 黃先生表示,除了有行家做 85 折「優惠」外,Uber 也有不少人做 75 折,加上 Uber 抽佣絕不客氣、私家車燃料費高昂,對比石油氣的士劣勢明顯。將車租、燃油費相加,Uber 與的士的成本接近持平,除非是用自己私家車兼職當幫補供車(或為興趣),否則作為正職來看,租車加入 Uber 未必是好選擇,唯一好處是比較保險,不怕犯法。 黃先生說:「我有的士司機朋友試過租車做 Uber,一日工作 13 小時,每月營業額 3 、 4 萬港元,但車租、油錢、抽佣已超過 2 萬元,故實際收入 17,000 元,找便宜車租的士反而更著數。」

Uber 對加盟司機另一問題是無法知道乘客目的地。當然,的士司機理論上也不可揀客,但反過來說,Uber 對的士司機便少了吸引力。因此黃先生認為,種種因素之下,Uber 難威脅業界,至少短期內不會。

黃先生總結,若政府真正想幫的士司機,最要解決的問題是的士牌照制度。他解釋:「的士牌被各大車行壟斷,的士牌由車行 A 賣給車行B,車行 B 賣給車行 C,製造假的市場流動,將車牌價格谷高至幾百萬元,甚至包裝作為投資工具。有牌之後又拆給管理人做,由他們以高於供車價放租給司機,說白點即是用公共資源牟利。的士牌是給你剝削勞動者的嗎?」 他直言,廣發的士牌、發牌照不設上限,再配合有牌照加入有效限期,牌照持有者限全職司機等針對性措施,才是治本之法。 圖片:香港經濟日報

 
 

ree

上周《施政報告》宣布將透過善用科技及舉辦嘉許計劃等以提升的士服務質素。有的士司機嗤之以鼻,直言政府不熟悉行業運作,空畫大餅,計劃只會徒勞無功。


的士司機黃先生專做網約機場的士,見盡行業變遷。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封關,的士失去過關、機場出入境乘客,收入比之前跌了接近 2/3,只餘下新界來回市區的長途客,短途客因經濟亦減少,經營比艱難得多。

黃先生坦言,政府想以科技改善的士服務如空中樓閣:「如果政府是想主動出手,統一開發網約 app 提升效率的話,基本上不可能。這行近年變得太快,政府又經常慢半拍,早在5 年前我們一半乘客已是由 app 叫車,現在網約車比例更達 9 成,等政府做?我們早已玩完。」他直指政府不諳行業運作,笑指即使的士商會主席亦對網約服務一知半解,管理車隊與管理網約車服務完全是兩回事。 黃先生以專營的士為例說:「香港現在大約 18,000 架的士,專營的士計劃推 600 個。我好肯定 600 個牌最後都只會落入車行手上,因為香港不像外國 1 架車跟 1 個人,有幸運兒抽到專營牌照,車行大可進行枱底交易,例如出價 10 萬元私下購買牌照使用權。最後專營司機駕駛車行的士,車行就再安排其他人駕駛專營的士。專營司機可聲稱頂朋友更,而自己的車要其他人頂更便行。」

黃先生指出,的士服務差劣很多時候源於車行管理混亂,一個管理人隨時要管理 20 至 30 架車,極端情況下甚至要管理 100 架車,在司機並非綁定 1 架車的情況下,服務以至衛生難以保證。此外,的士不肯過海最大原因便是不想空車回程,生意做少很多。他說:「要改善情況,政府有不少方法都可以考慮,而非開發最不熟行、兼已有人在做的網約車 app。」 拒載方面,黃先生認為最大原因是網約車盛行,因網約單最低消費 70 元,金額由網約平台決定,司機收入反而能保證。乘客如果在街上截不到的士,其實司機要接利錢較多的網約單。

黃先生笑言,客人最易截到車是去的士站:「現在會排的士站的司機多數是懶得用 app,或者是不懂得用 app 的老一輩。與其說我們不做短途客,倒不如說時代變了,大家都網上收單;網約車平台為了保證收入,拒接利錢較少的短途 call 也是平常事。」 圖片: 香港經濟日報 原文資料來源:https://sme.hket.com/article/2817466/%E3%80%90%E7%96%AB%E5%B8%82%E7%87%9F%E5%95%86%E3%80%91%E6%96%BD%E6%94%BF%E5%A0%B1%E5%91%8A%E7%A8%B1%E4%BB%A5%E7%A7%91%E6%8A%80%E5%8A%A9%E7%9A%84%E5%A3%AB%E6%A5%AD%E9%87%8D%E7%94%9F%E3%80%80%E7%A7%9F%E8%BB%8A%E5%8F%B8%E6%A9%9F%EF%BC%9A%E4%B8%8D%E6%95%B4%E9%A0%93%E8%A1%8C%E6%A5%AD%E5%88%B6%E5%BA%A6%E5%8F%AA%E6%9C%83%E5%BE%92%E5%8B%9E%E7%84%A1%E5%8A%9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