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小馬智行第七代 Robotaxi 11月5日在廣州深圳等地正式投入營運,為民眾帶來全新出行體驗。這款無人駕駛的士可透過手機APP預約,全程無需人工操作,在廣州4公里路程,收費13.1元人民幣,與當地普通網約車、的價格基本持平。


據環球網報道,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自今年4月全球首發,6月開啟路測,僅用時半年即投入正式運營。其採用100%車規級零部件,具有60萬公里設計壽命,自動駕駛套件總成本較上代下降70%,為自動駕駛規模化量產和運營落地掃清關鍵障礙,這也是全球首個基於車規級SoC晶片實現L4級全場景自動駕駛的Robotaxi車型。


據報,小馬智行第七代Robotaxi經過了整車電磁兼容、可靠性、高溫、高寒、耐久、髒污等各項車規級測試驗證,以及超350萬公里的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全車搭載6大類34個傳感器,包括9顆激光雷達、14顆攝像鏡頭、4顆毫米波雷達,覆蓋從車身360°盲區到最遠650米範圍內的物體和環境檢測,能應對各類場景和路況。


通過自研的世界模型與虛擬司機技術,在充分考慮路況和其他交通參與者習慣的情況下,合理規劃加減速頻率和幅度,避免了乘坐純電車型普遍容易出現的眩暈感。


此外,第七代Robotaxi還配備SOS一鍵呼叫物理按鍵,在緊急情況下,可一鍵遠程呼叫後台協助進行脫困。


小馬智行於近期在港交所上市,創下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最大規模IPO紀錄。目前,該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取得自駕商業化運營許可。根據小馬智行透露,第七代Robotaxi盈虧平衡的時間點目標是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其相信,新一代的車輛在各地運營起來之後,一定會使得Robotaxi的收入得到一個不錯的增幅。


新聞來源:【星島日報


如想了解更多的士牌資訊,歡迎免費下載 香港的士交易所 App -「HKTEx 一站式的士買賣租賃平台」:https://app.hktexapp.com


 
 
小馬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軍則指,雖然集團已經在美國上市,但發展重心位於中國及亞洲,今次回港上市可以接觸更多亞太區投資者,目前自動駕駛安全性、產品性都發展至比較成熟的階段,未來發展核心是將資金用於大規模商業化。
小馬智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彭軍則指,雖然集團已經在美國上市,但發展重心位於中國及亞洲,今次回港上市可以接觸更多亞太區投資者,目前自動駕駛安全性、產品性都發展至比較成熟的階段,未來發展核心是將資金用於大規模商業化。

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周四在香港掛牌上市,其股價可能下跌。這兩家中國無人駕駛出租車公司上市前夕為爭取投資者,展開激烈競爭。


兩家公司股票周三在香港暗盤市場分別下跌。而有關其香港股票定價的消息傳出後,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的ADR價格亦雙雙走低。


今年以來,香港股市漲幅超過大多數其他主要股指,香港今年的新股上市數量也有望創下2021年以來最高紀錄。但近幾周來,對估值過高的擔憂令市場情緒低迷,恒生指數過去一個月成為表現最差的基準指數之一,給原本表現驚艷的一年蒙上陰影。


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博士在上市儀式上表示:「港股上市是全新的起點,回望過去8年,文遠知行從技術創新走向商業落地,成為全球唯一旗下產品擁有7個國家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應用覆蓋11個國家、30餘個城市。我們始終堅信,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技術將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遠知行創始人兼CEO韓旭博士在上市儀式上表示:「港股上市是全新的起點,回望過去8年,文遠知行從技術創新走向商業落地,成為全球唯一旗下產品擁有7個國家自動駕駛牌照的科技公司,應用覆蓋11個國家、30餘個城市。我們始終堅信,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技術將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這些股票的發行存在時機問題,」Leverage Shares Plc的分析師Sandeep Rao表示。「他們要麼再早六個月,或者一年以後再上市,能更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小馬智行上市價格定在每股139港元,籌集了67億港元(8.63億美元);文遠知行發行價定在每股27.1港元,籌集24億港元。這兩家尚未盈利的公司通過上市融到資金後,可繼續研發其自動駕駛技術。


兩家公司在股票發行期間火藥味十足。文遠知行表示,小馬智行提供的信息不準確,誤導了投資者。


新聞來源:【彭博


如想了解更多的士牌資訊,歡迎免費下載 香港的士交易所 App -「HKTEx 一站式的士買賣租賃平台」:https://app.hktexapp.com





 
 
ree

大家好,歡迎收睇「的士新聞資訊」,我係Hayley,最近美國灣區起自動駕駛競賽上升溫。矽谷網約車龍頭公司Uber宣布與豪華電動車製造商 Lucid ,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Nuro 合作推出無人駕駛的士 Robotaxi 服務,預計將於 2026 年正式面世。正式與Waymo、Tesla及Zoox展開無人車市場的正面競爭。


據《三藩市紀事報》及網媒The San Francisco Standard報道,今次三方合作開發一款「Uber專屬自駕車」。新車將會採用Lucid品牌中售價約8萬元的 Lucid Gravity SUV 作為車體基礎,經過特別改裝後命名為「Gravity Plus」,續航力高達450英里,可減少充電時間並延長營運時數。並搭載 Nuro Driver Level 4 自動駕駛系統。未來該服務將獨家透過 Uber app 提供Call車服務。


首批超過100架Robotaxi將率先在灣區上做路面測試,Uber表示道路開發工程已經展開。Nuro總部位於矽谷山景城(Mountain View),由兩名前Waymo工程師於2016年創立,原先主力開發外送機械車,現正轉型為授權無人駕駛技術供應商,今次與Uber的合作是其首個授權協議。Uber 強調,最終的Robotaxi服務將由 Uber 完全擁有及營運,這與其部分採用 Waymo等合作夥伴服務的模式有所不同。此次Uber與 Lucid 及 Nuro 的合作,顯然是 Uber 在眾多結盟案中,一次更為深入的「嚴肅投資」。


Uber產品總監 Sachin Kansal表示:「灣區長期以來是變革性技術的發源地……透過結合電動車、無人駕駛與Call車服務等專業知識,我們正為灣區及未來的無人駕駛服務規模化奠定基礎。」


Uber又起另一邊廂,夥拍全球晶片巨頭 Nvidia,以及Stellantis集團,同埋鴻海科技集團(Foxconn) 建立全新合作關係,宣布攜手創建史上最大規模的無人駕駛車隊,計劃從 2027 年起部署多達 10 萬架 Level 4 Robotaxi。推動全球Robotaxi服務邁向實際商業化階段。這項合作整合了 Nvidia 最新發布的 Drive AGX Hyperion 10 運算平台與 Drive AV 軟件,並由跨國汽車製造商 Stellantis 提供首批至少 5,000 架輕型商用車與STLA Small AV-Ready平台的自動駕駛車輛,更攜手鴻海科技集團進行硬體與電子系統整合,強化感測與高效能運算模組。此舉標誌著無人駕駛的士從科幻世界的概念中邁向商業規模化的關鍵轉折點,同時也為全球無數名職業駕駛司機敲響警鐘。


Nvidia 行政總裁黃仁勳在華盛頓特區首次舉辦的 GTC AI 大會上強調,Drive AGX Hyperion 10 平台整合了雙 Thor 晶片系統、DriveOS 作業系統、14 個攝影機、9 個雷達、光達(LiDAR)以及 12 個超聲波感應器,能實現 Level 4 自動駕駛能力——即係Robotaxi在特定區域內可完全自主行駛,無需人類司機待命接管。Uber 行政總裁 Dara Khosrowshahi 表示:「Nvidia 作為 AI 時代的基礎架構支柱,現在將創新技術規模化應用於 Level 4 自動駕駛,使搭載 Nvidia 技術的自駕車能透過 Uber 平台大規模部署」。今次跨領域策略合作計畫更呼應Stellantis集團最近與中國企業小馬智行在歐洲的Level 4無人駕駛測試方案,展現集團推動全球無人駕駛與共享出行生態的長期承諾。


Robotaxi快速崛起對傳統駕駛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根據美國勞動市場統計,全美約有 440 萬個工作崗位依賴駕駛技能,包括卡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的士司機與外賣員。Upjohn 就業研究所(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研究預測,自動駕駛車輛將在未來 30 年內直接淘汰 13萬至230萬個工作機會,雖然大規模失業潮可能要到2030年代末至2050年代才會顯現。


Uber 同 Nvidia 今次合作方案對企業的啟示,在於在運輸產業正在從過往的「人力密集」模式快速轉向為「技術密集」模式,企業若不及早佈局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同時保險、維修、停車場管理等周邊產業也必須重新思考新商業模式,因為無人駕駛未來將大幅降低事故率、改變車輛使用方向,並對傳統服務需求產生根本性影響。


唔知你對以上嘅內容又有啲咩睇法?歡迎留言,如果想了解更多最新嘅的士牌資訊,歡迎下載我哋嘅App 「HKTEx一站式的士買賣租賃平台」,密切留意我哋香港的士交易所,我哋下集見。


Hayley

香港的士交易所 HKTEx 主播

2025年11月5 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