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有的士業界人士認為,政府過去推動商用車業界轉用電動的士的工作過於被動,以及沒有提供足夠的配套設施,令業界反應冷淡。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書面答覆立法會鄧家彪提出有關推動電動的士的提問,政府於2011年3月成立了新能源運輸基金,資助運輸業界包括的士試驗及應用綠色創新運輸技術。在基金的資助下,合資格的運輸業界可獲資助每輛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售價的差價,或新能源汽車售價的一半,以較高者為準。此外,基金還會資助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裝置售價的75%。每個申請人的總資助上限為1,200萬元。截至今年4月21日,基金共批出256個試驗綠色創新運輸技術的申請,共涉及2億900萬元資助額,其中包括在今年年初已批出的4輛電動的士試驗申請,預計相關電動的士可於年中開始試行營運。


他表示,政府現時通過提供經濟誘因,推廣使用電動商用車,包括全數豁免首次登記稅。企業購買電動車的開支亦可於買車首年在計算利得稅時全數扣減。


他表示,隨着近年電動車技術迅速發展,多個車輛供應商已經或準備引入具備長續航力及支援快速充電的電動私家車型號,的士業界亦開始籌備把其中合適的型號用作的士用途。雖然香港現時暫未有電動的士營運或其專用的充電位,政府正積極就推動的士電動化作準備,包括鼓勵更多電動車供應商引入適合在香港使用的電動的士型號、建立電動的士充電網絡及為電動化提供經濟誘因等。


為支持電動的士的試驗和運作,政府正計劃今年於大嶼山及西貢區分階段興建不少於10個電動的士專用的快速充電樁,並正在全港各區物色合適的位置如的士站設置的士專用快速充電樁。此外,政府將在新建的公共交通交匯處預留位置設置的士專用充電設施,並正準備在中長線逐步把部分現有的加油站及加氣站轉型至快速充電站,供不同類型的車輛包括的士充電。當局會密切留意市場上電動的士的最新發展及業界的意見,以建立一個完善的電動的士充電網絡。


圖片:星島日報


原文資料來源:

 
 

ree

運輸署公布,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下向公共小巴及的士提供的燃料補貼,將於5月1日推出。在安排下,政府在5月1日至9月30日的5個月期間,會為公共小巴及的士提供每公升2元的液化石油氣補貼,以及發還汽油的士及柴油公共小巴四成的實際燃油支出。預計措施可惠及163個綠色小巴營辦商,以及約49,000名的士及紅色小巴司機。

署方發言人指,考慮到大部分的士及紅色小巴司機為租車司機,需自費到石油氣加氣站加氣,油公司會直接提供每公升2元的液化石油氣折扣,司機毋需登記或申請。政府會向油公司發還其補貼實際金額。

至於汽油的士及柴油公共小巴,由於相關司機及營辦商數目較少,並考慮到汽油及柴油較易被轉移,汽油的士及柴油公共小巴的司機或營辦商須憑加油收據或「公司油卡」月結單,向政府申請發還燃料支出。運輸署在審批程序完成後,會自動轉帳發還獲批金額,並會以書面通知申請人。

運輸署發言人指,截至4月中,署方已向運輸業界發放逾3億元補貼。


圖片: 頭條日報 原文資料來源:


 
 

ree

自動駕駛技術在各國受到注目,各大車廠亦在加緊研發,日本豐田汽車有份投資的Pony.ai(小馬智行)宣佈,5月起在廣州南沙投入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資料顯示,小馬智行於去年11月在北京獲得自動駕駛計程車收費許可證,於相對細小的範圍內提供服務。今次在廣州南沙取得相同計程車許可證後,將投入100輛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傳統計程車服務,預定覆蓋南沙約800平方公里範圍,並計畫逐步將服務規模和範圍擴展至廣州市其他地區。


用App叫車兼付車費


當地乘客可以透過PonyPilot+應用程式叫車,並支付服務費用。自動駕駛計程車的服務時間為8:30至22:30,收費根據廣州的標準計程車定價標準。雖然使用自動駕駛技術,但目前車上仍會保留一名安全司機,但該公司預計將在短期到中期內取消司機。


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應用程式自2018年12月推出,在北京和廣州進行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商業化。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4月中旬,該服務使用次數已經超過70萬次,並指出有近80%重複用戶和99%乘客在應用程式內給予極高服務滿意度。


小馬智行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彭軍表示,將會擴大服務規模及創造產業標竿,引領自動駕駛計程車和自動駕駛卡車的商業化進程。


責任編輯:王浩賢


圖片: 香港經濟日報


原來資料來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