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有Uber的士司機近日報案,被騙徒騙去一個多月收入!袁姓的士司機一直應用程式“Uber Taxi”登記賬號作商業用途。該程式是連接乘客和的士司機的平台。乘客透過程式電召的士,行程結束後,通過“Uber Taxi”付款,車費存入司機“Uber Taxi” 的賬戶內。


案情指,今年2月27日晚上7時45分,受害人發現其“Uber Taxi”的賬戶被自動登出,同時,受害人亦收到Whatsapp訊息,對方自稱是“Uber Taxi”員工,要求受害人提供4 位驗證碼重新激活 “Uber Taxi”賬戶。受害人於是跟從指示,且成功重新登入 “Uber Taxi”賬戶。其後繼續做生意,沒有異樣。


可是,一個多月後,即2022 年 4 月 11 日,受害人翻查其“Uber Taxi”賬戶,發現沒有收到期內相關報酬收入。經進一步檢查後,受害人發現其“Uber Taxi”賬戶於2022年2月27日開始已經自動連到一陌生戶口內,共有19132港元轉入了該銀行帳戶。受害人知道被騙,故前往報案。


警方提醒市民,要避免受騙,可留意以下防騙建議:一、不要輕易相信不明來歷的訊息要求; 二、遇到可疑訊息應小心向相關公司及機構查證,才可回覆。


另外,除了Uber司機,原來Uber乘客中招,最近發生幽靈Uber司機騙案 : 有乘客3月初深夜call Uber,很快「A」君司機接order,而且在Uber app上顯示司機10分鐘後就會抵達出發地點接他上車。奇怪的是,這次叫車過程中,Uber app顯示一個四位數字組成的code,然後就收到司機訊息,要求回覆code number,乘客雖然覺得奇怪,因為以往並無此要求,但在司機催促下,不虞有詐下回覆了司機四位數的code。之後,Uber app上面顯示司機的車GPS位置偏遠,根本不可能在10分鐘內到達!


乘客發覺不對勁,不斷嘗試發訊息及打電話給司機,對方無回覆亦無接聽。就這樣,司機沒有接乘客,亦沒有取消order,過了5分鐘預定時間後,司機便可以收取全程車費。


後來乘客才知道,近來出現了不少這類Uber騙案,而且多發生在早上返工的繁忙時間,這個時段叫車的多是趕上班一族,或是玩完通宵急著返屋企的人士,所以就算missing order,大多當自己黑仔就算。

騙徒司機就是利用Uber over time cancel order要照charge車錢的政策騙錢!由於Uber的合法性在法律上仍然有保留,所以Uber即使收到此類情況的投訴,卻未敢高調處理。網上訊息顯示,原來大陸Uber一早有很多此類「幽靈司機」行騙,早於4、5 年前已存在,只是現在才殺到香港,無論乘客或司機,看到以上個案,都要提高警惕。


圖片: 巴士的報


原文資料來源:


 
 

ree

本港近日多個 Facebook 群組均有人談及在加拿大東岸的多倫多萬錦,發現一輛紅色的「香港的士」。原來該的士由 instagram「hktaxitoronto」擁有,其 ig 持有人表示,他是從日本進口的豐田(TOYOTA)Crown Comfort 二手車,今年一月開始將汽車改裝成香港的士模樣,並在數日前首次在街上駕駛。


「hktaxitoronto」回覆《Yahoo新聞》查詢時表示,自己是在加拿大出生,但其父親及妻子則在香港出生。他表示,最近不少朋友及家庭由香港移民至加拿大,因此希望在多倫多展示一些在香港有的事物,讓他們有「家」的感覺,及對香港人表示支持。


ree

從相片所見,該車輛可謂做足全套,設有頂燈、石油氣貼紙、天線、四人座貼紙、禁止吸煙等,其車牌則是「HKTAXITO」,平日引來不少市民拍照留念,有網民感嘆「去到咁遠都見返,會好有親切感」。


有網民則笑言,的士「香港風格」不足,例如沒有在車內擺放多部電話,亦有網民解釋加拿大雖然是左軚為主,但只要是超過十五年車齡,便可以進口右軚車。


圖片: Yahoo!新聞


原文資料來源:



 
 

ree

市區、新界、大嶼山的士業界2018年申請加價,加幅由20.4%至25.7%不等,其中市區的士起錶價建議加至30元,增加的士司機收入,吸引新人入行。惟港府審議多時,尚未完成審批。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今日(8日)開會討論的士加價申請,大部份議員對加價申請表示理解,惟部份議員質疑的士業界提出的加幅過高。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指,加幅是業界提出的初步建議,港府審議時會考慮多個因素,有加幅決定後,會再與社會溝通。


會上有議員關注的士業界提出的加價幅度太高,勞聯勞工界議員周小松指出,有的士司機憂慮加價後車主會加租,同時令市民乘的士車意欲降低。陳帆說,會平衡各方意見,並照顧市民訴求,有決定會再溝通。不過他表示,認同的士有加價需要,「唔加價長遠落去冇人揸的士」,過去車主都會在的士加價後暫不加租,按加價後生意情況再決定。


運輸署署長羅淑佩指,今次的士加價獲車主及司機歡迎,雙方均認為現時經營有難度。她續指,加車租現無法例規管,但認為車主都有其成本考慮,要有一定自由度,有見去年10至12月,的士客量雖回復至正常的95%,但車主對加車租都克制,指車主都擔心無法把車租出。她有信心,的士加價後車主不會瘋狂加車租。


引入的士司機記分制 鄧家彪︰香港投訴文化嚴重 司機或有理說不清


政府亦建議引入的士司機記分制,兩年內被記的分數達到15分,首次會停牌3個月,當中如濫收車費會記10分、兜路會記5分等。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憂慮,本港投訴文化嚴重,司機或有理說不清。羅淑佩回應稱,司機不會輕易因一個投訴而遭記分,做法將與一般駕駛者扣分制度一樣,要有告票並經法庭定罪才會記者,車上安裝攝錄器亦可有幫助。


她續指,現時的士業界與保險業,正籌建司機駕駛數據庫,讓駕駛紀錄良好的司機,的士保費能有所調整。


政府引入的士車隊牌 最低門檻300部車被指過高


政府亦研究引入車隊牌照,但要求每隊車隊最低門檻為300部車,建測規園界議員謝偉銓指出,本港擁有最多的士牌照持人有583部的士,第二位已只有200多部,認為300部門檻太高,亦質疑有何誘因吸引車隊式營運。


陳帆指,會就此再聽意見,可以就有關數量作調整,而車隊可以收取預約費用,認為市民現時願意支付較貴價錢乘坐較好服務的點對點交通,不過會跟進是否需就預約費用訂立上限。


另外,消費者委員會對政府為的士業界,引入的士車隊管理制度表示歡迎。消委會認為可對的士行業帶來生氣,期望能盡快落實,在可見未來為消費者提供期待已久的專業和優質的士服務,並有多元化選擇。


消委會強調,多年來的士服務廣為消費者所詬病,當中包括司機拒載、無禮貌、濫收車資,以至車廂殘舊欠整潔等問題。礙於現時的士牌照屬永久性質,政府無法在牌照中加入新條款以強化規管,亦無法以服務質素為由收回持牌人的牌照,令服務質素停滯不前,難以改善。消委會認同為相關制度引入罰則,不但能提升業界的服務水平,並對消費者的乘車安全和權益帶來更大的保障。


撰文:鍾妍


圖片:網上資料圖片 - 香港01


原文資料來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