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正推動市民登記領取5000元電子消費券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在網誌中表示,消費券登記已開展兩星期,截至昨晚12時,已有超過610萬個登記;其中500多萬名完成電子方式登記的人士,將於8月1日收到首期2000元的電子消費券。


陳茂波昨日不但與飲食界議員張宇人到香港仔早飲茶體察民情,還趁出行時與的士司機聊天。陳茂波今日分別在網誌和社交網站facebook,放上乘的士時與的哥對談的短片。的哥表示,感受到近期市道正在好轉,生意略有改善。 陳茂波截乘的這輛的士已安裝八達通收款機。的哥指,近來多了乘客選用以電子支付方式付費,政府派發的消費券也是電子,且可用作共公交通開支,期待消費券開始使用後,生意會更好。

陳茂波還在網誌中表示,回想消費券計畫的籌劃及推動過程頗有感受。他指,電子消費券計畫是項新舉措,即使政策意圖良好,但執行上不無挑戰。在計畫宣布之初,市民也許抱著較多的懷疑與不理解。


他續指,透過多溝通,了解市民的關注並作出適當回應;又槓桿電子支付工具和市場的力量,為消費券「增值」,並推動商戶登記使用電子支付工具;而在推出時,除了通過媒體做好做細宣傳解說工作外,更有序開展與各政黨和地區團體的合作,一起「手拉手」的在地區進行推廣,為街坊講解、登記等。到這計畫有望最終可平穩落地,實在有賴政府內外各方面的幫助和支持。 圖片:頭條日報


 
 

ree

的士業服務態度一直為人詬病,司機質素參差,市民怨聲載道。運輸署今日(15日)表示,為推廣良好的士服務及提升的士行業形象,運輸署和的士服務質素委員會合辦的士服務嘉許計劃2021。今年嘉許計劃除選出「優秀的士司機」及「優秀的士服務管理團隊」外,亦增設「好人好事」獎項,以表揚的士司機於行程中提供的傑出服務。嘉許計劃現已接受公開提名,截止日期為9月30日。

市民可掃描展示於的士車廂內嘉許計劃宣傳品上的二維碼,以登入的士服務質素委員會的網頁提名心目中優秀的士司機及的士服務管理團隊,以及分享的士司機的「好人好事」。市民亦可填妥提名表格,以郵寄、傳真或電郵方式交回運輸署。提名表格可在運輸署網頁或的士服務質素委員會網站下載。

在提名期結束後,市民可透過的士服務質素委員會的網頁,了解候選的士司機的優秀表現及行為,以及投票選出「優秀的士司機」。「好人好事」及「優秀的士服務管理團隊」獎項將由評審委員會評核及選出,評審委員會主要由的士服務質素委員會成員組成。頒獎典禮預計於明年首季舉行。 圖片:香港經濟日報


 
 

ree

【明報專訊】「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昨天在上海開幕,各路互聯網行業巨頭雲集。但近3年連續參會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今年首次缺席。百度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會上談到該公司在無人駕駛方面的研發進展,稱預計2至3年內將共享無人駕駛汽車服務全面開放至國內的30個城市,並讓用戶體驗「更像機械人的汽車」。


世界AI大會開幕 馬雲首缺席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自2018年起舉辦,馬雲每年都出席大會並發言。他在2019年大會上與美國電動車巨企特斯拉(Tesla)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辯論,在去年大會則以全息影像方式現身。但馬雲在去年10月高調抨擊中國金融監管制度後,旗下螞蟻集團上市計劃被緊急叫停並接受當局反壟斷調查,此後馬雲淡出公眾視野。他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在5月到杭州阿里總部參加「阿里日」活動。

今年大會主題為「智聯世界.眾智成城」,無人駕駛成一大焦點。「觀察者網」報道,李彥宏在開幕式演講中表示,相信人工智能將是影響未來40年人類發展的變革力量,百度為此準備多年,自動駕駛技術已處於全球技術領導者陣營。


「機械人長相漸似智能汽車」


李彥宏稱,百度不久前剛推出新一代共享無人駕駛汽車「Apollo Moon」,目標是讓出行比現在的網約車更便宜;未來2至3年,計劃將共享無人駕駛汽車服務全面開放至內地的30個城市,服務更廣泛的用戶;公司也正快速研發最新的智能汽車,預計2至3年內可讓大家體驗到一款「更像機械人的汽車」。


李彥宏描繪了其對未來智能汽車的想像,稱智能汽車會更像智能機械人,或者反過來說,「未來主流機器人(機械人)的長相,更像智能汽車」,「跑得比人快,還能聽懂人的話」,又設想這樣一個場景:「(當)郊區農場的蘋果熟了,你可以讓自己的汽車機器人跑去幫你取回來,不必自己舟車勞頓」。


內地近年無人駕駛車多着力於開發的士、巴士服務。澎湃新聞報道,在昨天大會上,上海自動駕駛公司「嬴徹科技」展出其與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分別聯合開發的兩款L3級別(由車輛負責大部分駕駛操作,駕駛員隨時接手控制駕駛)自動駕駛重型貨車,吸引不少目光。該兩款貨車計劃於今年底量產。


基辛格稱中美應建「科技共贏」


展望人工智能未來,98歲高齡的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兼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以視像形式出席,並於演說中表示人工智能已經是經濟的一部分,很快所有人的大部分工作和體驗生活都將依賴於人工智能;政府必須考慮人工智能在各國經濟中扮演的角色、發揮的作用。


基辛格還提及中國與美國之間的科技競爭,稱兩國應建設互利共贏的關係,並展開兩國領導人對話。他認為,雙方難免在戰略、商業上有分歧,但「任何一方都不能謀求壟斷,雙方必須達成一致共識,設置一些限制,並且要符合他們的安全利益、商業利益和人文發展(的需要)」。


圖片:明報 - 網上資料圖片


原文資料來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