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回覆立法會議員陳沛良的書面質詢,指本港去年涉及的士的交通意外有4,081宗,佔整體交通意外約23%。按年齡群組分析,1,540宗意外涉及60至69歲的士司機,涉50至59歲司機的意外有1,387宗;另有635宗意外則涉及年約40歲的司機。


被問到政府會否考慮推動的士業界,建立租用的士司機中央資料庫,以便車主、車行及管理人參考。陳帆表示歡迎及鼓勵,指有助的士營辦商從資料庫中識別有不良駕駛紀錄的司機。建立資料庫亦可方便業界在投保時,向保險公司提供司機的資訊,可讓保險公司風險評估更準確,以釐定合適的保費,同時亦鼓勵的士司機小心駕駛。


政府自去年10月起要求,所有的士正式駕駛執照的申請人,須在申請前一年內報讀及完成的士司機職前課程。截至去年底,課程共有4,905名學員曾修習,其中4,834名學員獲取課程證書。運輸署會繼續監察的士司機職前課程的推行情況。


圖片: 頭條日報


原文資料來源:




 
 


ree

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嚴峻,大量初步確診患者滯留社區,特首林鄭月娥今早(15日)公布,要求的士業界設專屬車隊,協助運送求診的未入院確診及初步確診病人到醫管局指定診所治療。航運及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透露,預料最快在周五(18日)起啟動「抗疫的士」車隊,初步提供約200部的士,有需要市民或可致電車隊電話或使用流動應用程式。


的士業界正為「抗疫的士」做準備,《香港01》取得抗疫的士圖片,的士車身會貼有藍白色的標示,寫上「抗疫專用 必須預約」。業界亦已為參與「抗疫的士」工作的司機推出抗疫守則,第一階段會先實行14天,司機每星期要做兩次核酸檢測,工作時要穿全套保護衣,亦要全程開車窗,抗疫的士初步計劃會按錶收費。


ree

ree

ree

抗疫的士初步計劃按錶收費 司機於專屬平台接單


的士車行車主協會向參與抗疫的士計劃的司機發信,提及「抗疫的士」實行首階段為期14天。抗疫的士將有專屬平台接單,並只能接載被指派的乘客,其他乘客一律不能接載。抗疫的士司機需要穿着全套藍色防護衣、防護眼罩或面罩、口罩及手套,全程打開車窗。除每日接受快速測試外,每周亦要做兩次核酸測試。


易志明表示,抗疫的士車隊預計最快周五啟動,未來兩天要組織車隊,並要就運作細節,如防疫設備提供、每日交收的士等作準備。他說,初步會有約200架的士參與,料將會擴展至400架。他形容現時的士司機對設立抗疫的士車隊態度分兩派,「要有自願軍」,得悉有部份司機都願意參與,的士車隊應會有紅的和綠的,初步會將按錶收費。


ree

ree

抗疫的士朝8晚6 司機不幸染疫政府會支援


至於市民可以如何召車?易志明指,參與的士均來自車行,多有自己的「call台」甚至流動應用程式,相信可以應用,而服務會配合診所開放時間朝8晚6運作。而車行會為司機提供培訓及提供防疫措施,預料若司機不幸確診,政府會有所措施支援。


業界周日才得悉抗疫的士消息


據業界人士透露,抗疫的士車隊服務也是近日才首次討論,業界於周日(13日)晚上才收到運輸署電話,指希望的士司機接載確診患者。該業內人士坦言,車行也只能「硬住頭皮傾」,昨日再與運輸署及衞生署聯同數個車行開會討論,現時主要由的士車行車主協會及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統籌。


撰文:鍾妍


圖片: 香港01


原文資料來源:




 
 

ree

保險業監管局於今年1月初委任經理接管泰加保險後,安排首批去年底收到退保通知書的保單持有人,把續保期限由原本合約訂明的7日,延長至2月5日。業界消息指出,大部分車主已成功轉保,保監局亦確認稱,據其向經理了解,「約數十張受影響保單,均已獲其他保險公司承諾承保或已得到妥善安排。」不過,多個車主皆投訴,指保險公司今年大幅調升價格,從泰加轉保的保費加幅約兩成,同一公司自身保單亦加價一成,質疑有人「趁火打劫」。


保監稱涉事保單已獲承造


泰加保險去年底突然陸續向的士車主發出退保通知書,要求7日後終止保單,若車主未能在限期內續保,便不能開車載客,影響生計。保監局接管泰加並取得管理權後,泰加向受影響保單持有人表示,會把保單延長至2月5日,給予較多時間更換承保公司。


保監局牽頭拉攏中銀集團保險、中國太平洋、中國太平保險及招商永隆保險4間公司,承接受泰加退保影響的保單。綜合業界消息,由泰加轉保的過程相當繁複,有管理十數輛的士車主投訴,新保險公司要求提供3年有否索償紀錄,部分還要提供口供和定罪等資料,才考慮報價,手續較泰加要求為多,似乎不太願意安排轉保,最終要靠保監局中央協調才能理順轉保程序。


有的士保險中介人透露,多年來每月協助數十輛的士續保及轉保,泰加事件後相關保單全部要轉保,「車主會要求中介人向不同公司格價,工作量增加」,但據他了解,絕大多數受影響保單已成功轉保。


不過,車主雖然覓得新公司承保,但要負擔更高保費,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指出,4間保險商均在泰加事件後坐地起價,新保單的保費加價一至兩成,一年保費增加近1萬元,形容是「趁火打劫」。


車主斥4保險商趁火打劫


吳坤成提到,泰加事件前,4間保險商第三者保險一年保費約為2萬多元,現時加到3萬至4萬元,若沒有無索償折扣(NCD),保費更可達5萬元,並會就不同項目徵收附加費,例如高齡司機、高車齡等,由於憂慮無法出車,業界被迫接受昂貴保費,令成本大增,車主叫苦連天。


保險中介人亦稱,過往泰加的保費確實在業界中屬較低,轉保到新公司會令保費增加,以一架新車連NCD購買綜合保險為例,泰加一年保費約3.6萬元,某新公司在1月份報價收4.36萬元,即加價約兩成,而該公司今年保費亦較去年加一成。


新車連無索償折扣收近5萬


他補充說,一般車主不欲在農曆新年前後出新車和買保險,部分1月報價保單未能發出,該公司已提供2月份報價,新車連NCD已增至4.97萬元。


由於保險公司會按的士索償紀錄、司機年齡和的士保養等多項因素定價,所以保費會有一定差別,而新車和無索償紀錄的士保費一般會較低。


對於有保險公司被批評趁機加價,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認為,香港作為自由經濟市場,不可能要求保險業無限量補貼沒有盡責任做好風險監控的行業;故此保險公司需要適當地調整保費,方能維持的士保險業的穩定和持續性發展。


採訪、撰文:董曉沂、王舒婷


圖片: 信報


原文資料來源: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