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最新市場動態


ree

再有的士團體正式向運輸署申請加價!今早(4日)多個市區的士(紅的)及新界的士(綠的)團體到西九龍政府合署遞交申請加價信,前者要求落旗加5元至32元,跳錶加2毫子;後者則希望落旗加4.5元至28元,跳錶同樣加2毫子。業界表示,現時的士收費嚴重滯後,經營困難,希望藉加價調高司機收入。


市區的士團體聯盟與17個新界的士團體,今早到西九龍政府合署向運輸署遞信申請加價。市區的士方面,建議落旗由27元調高至32元,加幅達5元;之後跳錶加2毫子。聯盟指,以每程7.6公里計算,車資由原本的80.2元,將會調升至90.8元,升幅約13.22%。


的士團體指去年7月雖已加價 但落後通脹


聯盟指,過去數年保險費增加50%至100%不等,其他維修保養費亦上漲,雖然去年7月的士獲准加價,但加幅仍然落後通脹,司機收入追不上物價及燃料費的升幅,故希望藉加價增加司機收入,吸引年輕司機入行,並平衡車主支出。


「希望加價追回收入,令到車主、司機雙贏」


新界的士方面,業界要求落旗價由現時的23.5元,加4.5元至28元;之後每次跳錶加2毫子。業界同樣指,今年7月的加幅難追上成本上漲,形容的士收費嚴重滯後,希望加價追回收入,令到車主、司機雙贏。


事實上,除了上述的士團體,之前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等多個的士團體,亦曾向運輸署其他加價方案,市區及新界的士落旗加6元,跳錶則維持不變。當時商會指,為免市民感到壓力,可分階段加價,即今年第一季及明年分別先後加價3元。


撰文:黃偉倫


圖片來源: 香港01


原文資料來源:


 
 

ree

新冠疫情嚴重影響本港經濟,的士業界亦苦不堪言。有的士業團體今日(3日)表示,的士車主收入較2018年低,且車資自2017年起已5年「零增加」,加上反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嚴重期間,車主為挽留司機,大幅度減租,並給司機津貼,縱使去年7月車費終於加價,幅度卻縮減一半,而現時的士租金尚未回復至2018年初水平。有見及此,該團體希望申請市區的士(紅的)加價13.22%。


市區的士團體聯盟補充,過去幾年的保險費已增加50%至100%不等,部分甚至被拒保。團體又指,墊底費同樣增加25%至150%,新車車價則較2018年上升接近50%,維修保養費亦增加了不少。團體舉例,驗缸費用都要7,000多港元,停車場費用及銀行借貸利息更不斷增加。


團體續指,樣樣成本都有增加,但的士收費自2017年後,整整5年卻沒有加價,而去年7月17日的加價更被大幅削減一半,有關的增幅比5年前只有12.5%,大幅落後於通脹,直言司機收入根本追不上物價通脹及石油氣費用的升幅。此外,團體表示,從元旦(1月1日)起,港府已不再向的士司機發放燃油津貼,導致每更平均增加了約50多港元石油氣費用。團體建議,市區的士以每旗7.6公里計算,希望每程原本車資80.2港元調升至90.8港元,升幅只是13.22%,以收窄司機收入與各項指數的差距。


圖片來源: 東網


原文資料來源:


 
 

ree


政府致力推動綠色運輸,目標在2050年前達到車輛零排放,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將會在2027年底前投入約3,000輛電動的士,按目前全港約有1.8萬輛的士推算,即佔整體約六分一。研發電動車充電方案的基石科技,計劃明年與的士車行合作,提供一站式電動的士配套,加快推行電動的士投入服務。


此外,該公司明年亦將為領展旗下33個停車場安裝充電站,分配共600個充電樁,並開發平台建立完善充電站網絡及推行家用充電服務,以配合電動車發展的需求。


ree

電動私家車總數逾4萬架是五年前4倍


政府為鼓勵車主轉用環保燃料,近年電動車市場需求大增,其中電動私家車佔香港新登記私家車的比率急速上升,由三年前的6.3%,上升至今年首三季的45.5%。運輸署數字顯示,截至今年10月,新登記電動車有2,955架,累計電動私家車登記總數有41,259架,比較五年前(2017年全年)只有10,666架。


基石科技行政總裁葉兆康接受《HK01》專訪時表示,現時電動車市場需求大,出現供貨不足的局面,「而家訂車,好多車款,起碼要等6個月,車廠都做唔切。」能否建設完善的電動車充電網絡及家用充電等配套,亦會影響市民的購車意欲。


他預料商用車將會是電動車下一個發展方向,例如巴士、旅遊巴士、輕型貨車、的士等。


ree

新推一站式電動的士配套


葉兆康透露,該公司明年將與的士車行合作,提供一站式電動的士配套的先導計劃,提供電動的士車、泊車位、充電樁、保險、的士牌。由車行負責找牌主及司機,基石科技則投資於電動的士,並提供充電泊位、充電配套及保險,所有項目整合為一站式配套出租給司機,計劃預料覆蓋5至10部的士。


政府於2020年推行「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預期撥出35億元協助約700個現有私人屋苑停車場安裝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基石科技為承辦商之一,已與三間私人屋苑簽署合約,包括今年8月動工的何文田爵士花園、11月動工的蔚山花園和海譽,明年則會在領展旗下33個停車場安裝充電站,分配共600個充電樁。


▼8月31日 比亞迪電動的士介紹▼


ree

ree

改建停車場起充電站 硬、軟件雙管齊下


葉兆康指出,停車場配套設計不足,是安裝充電站面對的主要困難。他解釋,香港現時一般停車場的供電設備不足以應付充電站的電力需求,故需向電力公司申請加大停車場電掣房的電力供應,以及進行拉線、掘地、穿牆等改建工程。


除「硬件」設施,另外亦會利用雲端軟件「Load management system」,透過平均分配電量,令有限的電流支持多3至4倍數量的充電樁,解決電力不足的問題。


ree

車主未轉電動車因擔心充電不普及


葉兆康認為,建立完善的電動車充電設施網絡及推行家用充電,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重要一步,「我而家問十個人,十個人你問佢點解唔買電動車,應該九個半都話你知,唔知有冇充電。」是以基石科技研發兩個應用程式方便車主搜尋充電站位置。


開設兩個應用平台 方便車主尋找充電站


基石科技推出「Cornerstone GO」平台、網站及流動應用程式,提供該公司充電地點網絡資訊,令車主更便捷地找到充電站。該網絡主要覆蓋公眾停車場,除了領展旗下將安裝充電站的33個商場停車場,以及民坊旗下已營運充電站的7個商場停車場等,亦包括基石科技合作夥伴的充電設施,共約70個地點。


另一個「Cornerstone HOME」電動車充電月費計劃,則覆蓋私人住宅停車場,提供家用充電服務。葉兆康指,家用充電對車主更便利,只要回到住宅停車場泊車及充電,第二天便充滿電,不用費時四處尋找充電站。他又透露,現與二十幾個私人屋苑已簽訂計劃,預料覆蓋超過8,000個停車位。


ree

本港駕駛者只需4至7日充電一次


在推動香港電動車普及和設計相關配套時,葉兆康認為,應配合香港司機駕駛習慣及城市結構,外國司機一般駕駛距離較遠,一日可能是100、200公里,而電動車充電站大多建在高速公路旁邊或油站,司機行至中途需要快速充電以繼續行程。


他指,香港駕駛者一日大約駕駛40公里而已,一部車續航至少有200多公里,大多為300、400公里,所以4至7天充一次電,「返屋企充一次,乜都搞掂。」另外,在香港停車場經營充電站需要公平地配電給每個泊車位,不能如外國做法「幾個位,做快充就夠。」


兩電加價需調節充電收費


中電及港燈電費各按年增加19.8%及45.6%,創歷年新高。葉兆康表示,充電收費會按市場收費,視乎使用率及投放成本,調整出合理收費價格,現時收費每度電,中速充電為2.4元,快速充電為3元,如果兩電加價可能也需要調整價格。


撰文:洪芷菁


圖片來源: 香港01


原文資料來源:



 
 
bottom of page